主营主业
当前位置:首页 - 主营主业 - 生态保护 - 相关新闻
春天的守候——中华秋沙鸭返回红石林区!

  随着松花江畔冰雪消融,中华秋沙鸭完成了跨越数千公里的迁徙返乡之旅,今春首批10余只中华秋沙鸭再次现身红石林区。这一被称作“鸟类活化石”的珍稀物种,在红石林区已连续十年留下生态印记,见证着红石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显著成效。

  2024年,红石林业有限公司依托建成的“空天地”一体化监测体系,通过布设多处高清摄像头,形成立体化观测网络,完整记录了中华秋沙鸭种群从归来到停歇的全过程。在云端平台上,工作人员可实时调取迁徙影像,精准识别个体特征。

  为保障中华秋沙鸭迁徙安全,红石林业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“迁徙护航行动”。自2月份以来,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利用无人机和长焦相机开展动态观测,并发布协同观测预告;沿江多家林场的数十名护林员手持智能终端实时巡查,与无人机巡航形成全天候防护网。同时,建立了“发现—上报—处置”15分钟响应机制,通过人工巡查、无人机监测和智能系统联动,确保迁徙通道畅通无阻。  

  中华秋沙鸭是全球现存最古老的鸟类之一,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历史,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其对水质、食物和栖息环境要求严苛,是水域生态健康的“风向标”。

  红石林区总面积30万公顷,拥有植物1300余种、野生动物350余种,是长白山鸟类栖息核心区向外延伸的重要迁徙通道。自2016年首次在红石林区观测到中华秋沙鸭以来,当地已连续十年记录到这一物种的回归,种群数量从最初的个位数增至如今的族群规模。  

  随着生态保护成效显现,红石林区正谋划更深远的保护计划。一方面,通过人工悬挂仿生树洞、净化水源等方式,提升中华秋沙鸭繁殖成功率;另一方面,利用“空天地”监测体系积累的数据,联合科研机构开展迁徙路线、能量代谢等课题研究,为全国候鸟保护贡献红林方案。  

  夕阳西下,中华秋沙鸭振翅掠过松花江面,洁白的羽翼与波光交相辉映。在这片被科技赋能、制度护航的生态净土上,“鸟类活化石”的每一次振翅,都在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。

  (供稿:张彤宇)

最新视频
1_1.jpg 开年第一口,清冽润心田
1737706124347.jpg 穿越光影,尽享冬日之美
1737706396941.jpg 仙人桥氡泉,解锁养生新体验
集团简介
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,地处中、俄、朝三国交界的核心地带,总经营面积359万公顷(占吉林省国土面积近20%,位居全国五大森工集团第4名),施业区地跨长春市、吉林市、白山市、通化市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“五个市(州)和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”,有林地面积334万公顷,森林蓄积5.5亿立方米,森林公顷蓄积164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93%,森林植被碳储量2.73亿吨。集团总部设有17个职能部门,全级次企业95户,其中重点子企业22户。现有在册职工4.26万人。
主办: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   ICP备案号:吉ICP备17004319号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433-2909967 邮箱:dshbgs@jlcbssgjt.cn